也是一种动。还有就是腰骨受伤,他老国公坐都难支撑,更别提下床撑起身子。
正骨张和小贺医生联手给他看,养着养着,中药都滋补。他还是不能起来,但有一处动了。
辅国公夫人怕他褥疮,每天给他擦身子。她是新婚后不久就夫妻失和,房里也没有通房丫头,全是国公夫人自己搬动老国公。老国公的异样她看在眼中,一开始装看不见,后来见他天天是这样,怕他憋的难过,就……
然后就……有了。
然后老国公就没有一天是自在的,整天的搅尽脑汁想着解释。
然后,老二回来说宝珠有了。
然后,这个孩子是老九,可能和宝珠不差前后的生。
国公面上继续红一阵白一阵,愁啊。有龙怀城的时候,家里谣言说他让国公夫人给办了,那不是真的。这一回却是真的。
这可怎么见人?
……
“婉秀应该不会怪,还是写信对她说说蚀心恋,错惹绝情冷少。”国公夫人明明知道国公滞在给袁训的信上,但她只能说的是袁夫人。
老国公唉声叹气:“等等再写在信里面,你先常例写信,问声儿好,报声儿好。”
妹妹当然不怪,只有阿训那里该怎么说呢?
……
十月里,宝珠有些显怀。冬衣在这个季节上身,宽宽大大的,别人看不出宝珠身子。但太后、老太太和袁夫人每天转着宝珠好几转,太后隔一天就来一回,都看在眼中。
更要宝珠不许劳动,好好歇息。
宝珠从来乖巧听话,又有袁训只要沐休从不出门,不是重要客人上门,步步不离的守着,宝珠一天到晚在房里,要看孩子们,也是孩子们来看她。
这一天晚上,加寿是睡在这里。一早,就早早地到床前辞别:“母亲,我去当家了。”
小小的人儿站在床前,换成是别家的孩子,娇纵些的,针线还没开始捏,寿姐儿却要起早,有个家给她当。
宝珠不由得嫣然。
袁训先于女儿起来,这是侯爷不纵容自己的好习惯,也能避免寿姐儿见到夫妻并卧,这是最大的孩子,当父母的难免失于检点。
他坐在床前,见长女穿一身杏黄色绣珠锦袄,大朵牡丹花间中,小小的寿字密密麻麻,眼神不好的都看不清楚,可见太后为女儿置办衣裳煞费心思。
夫妻一起含笑:“去吧,不要误了钟点儿。”怎么听,跟袁训上朝似的,是件多正经事情。
宝珠总是心花怒放,在听到女儿进来以前,她披衣坐起。这就伸出手,加寿笑眯眯凑上来,宝珠亲上一亲,加寿又把额头送给父亲,听母亲关切:“吃奶没有?”
“吃过。”加寿笑靥如花。
宝珠安心不少,外面起来北风,空肚子去当家,怎么能当得好?对女儿点一点头,笑道:“太后说,过去这个冬天,等到明年夏天再断掉吧。”
“好。”加寿乖乖的答应,后退一步,娴熟的行了礼,在母亲越看越欢喜的眸光中,让父亲一把抱起,加寿从父亲肩头露出脸儿,对着母亲摇动她的小帕子:“下次我再来。”
宝珠送上大大的笑脸儿,看着父女们出去。
在外面,嬷嬷们送上小披风,袁训把女儿小脸儿一盖,加寿格格有了两声笑。裹紧,父女往外面去。
袁训今天不上朝,不但把女儿送到宫车上面,还上马,和蒋德并肩说着话,送到太子府外的街口,他留步,目送宫车进角门,还要再站上一会儿,把那车尾巴回味,再回家中。
女儿管家,当父亲的也是想上一回,乐上一回。
……
回来,见宝珠在房里独自笑着,像偷吃好东西。
袁训边换外衣边道:“你晚些起来吧,外面更冷。”面上略有挂念:“不知道舅父在这样的天气,可生起火盆没有?”
宝珠为他解开:“舅母敢不好好照顾?”袁训失笑:“也是妃常难嫁,一品女神捕。”像是怀疑辅国公夫人似的。又问宝珠:“你在笑什么?难道从寿姐儿走一直笑到现在没变过样子。”
“我在笑我们的孩子,寿姐儿越长越好看,天真活泼也有,昨天又和战哥儿吵一架,”
袁训了然的轻笑:“又碰了福姐儿的东西?”
“战哥儿惯会无理取闹,但回回是为加福。我看着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句句全是孩子话,多好不是。”宝珠回味着。
“她现在不是孩子话,还能是大人话?”袁训听得懂宝珠的意思,还故意云淡风轻:“就是个孩子嘛。”
宝珠眨动眼眸:“但你知道的,在外人面前,寿姐儿那份持重,”当母亲的双手一拍,为自己孩子生出陶醉:“俨然一个太子妃。”
她是这般的喜欢,以前夫妻间的担心对加寿疼爱太少,就认为加寿总缺点什么快乐这就没有。换上来的,是一片又一片的喜悦,一片又一片的感激。
明眸微润,宝珠柔声道:“可怎么感谢姑母好呢?”握住袁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