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女儿国”越来越火热,门口甚至还假设了岗亭,时不时有推销报纸、杂志的小厮在那里和人攀谈。绕着岗亭一圈,满满的浆糊味儿。
之所以是浆糊味儿,因为更多的偷懒王八蛋愿意把小广告贴在岗亭上。
贴“女儿国”的外墙上,他们是不敢的。
小广告都很有特色,大多都是做皮肉生意的。
什么“奶肥技术好,包夜一贯,一刻钟二十文”,什么“二八娇娘体如酥,有意者前往通济坊大青鱼里,包爽”,什么“永通门包车马,新南市有门店,良家、胡女、新罗婢应有尽有”
来“女儿国”一通按摩,又不能上下其手,有些火力旺的,可能就把持不住,看了小广告就屁颠屁颠过去消费一把。
“兄弟,这洛阳日报你都不订一些”
“哥哥诶,我这儿甚么地界看洛阳日报那能成么来这里消遣的,都是为了放松放松,要看洛阳日报,那还不如家去看,何必在这里”
“订几个,算是帮忙。”
“怎么衙门里还有业务的”
“谁说不是社里也是吃朝廷俸禄的,你当皇粮是那么好吃的我要是能多卖几份出去,这奖金才能到手啊。”
“行行行,那订几份吧。”
“有劳兄弟了,待下个月奖金发了,没得说,建春门来一桌干锅鱼头。”
“我可记着了啊。”
“骗谁也不能骗了兄弟啊。”
“先来几份,少待填个单子,明日也记得送来。这光景正好送几份报纸进去。”
“好嘞”
在洛阳日报报社跑销售的汉子一听顿时大喜,“女儿国”这地界订阅量是相当高的。尤其是一些艳情和杂志,排队的客人最喜欢翻的就是这个。
也有爱看小人书的,但那都是武汉印刷,市面上不多,想要盗版也不容易。反不如传奇、奇遇故事来得爽快。
十份当天的洛阳日报被送了进去,大厅中正好有新来的客人在那里休息,吃茶之余,见来了新报纸,一招手,便有伺候人的婢女问道“客人有甚吩咐”
“新到的报纸,拿一份过来。”
“客人少待。”
将洛阳日报取了过来,头版头条折叠好,正对着客人放下。
吃茶的客人一手拿着茶杯,另外一只手则是拿起报纸都开,翘着二郎腿坐在软垫半躺椅中。
“咦教育部出了个新物事。”
“甚地物事”
听得说是出了新鲜东西,顿时有人好奇地问道。
“说是程将军运送一块石碑回国,那石碑是个宝物。”
“可是四夷怀德碑”
“正是,怎么陈兄听过”
“广利坊早就传遍了,这几日京城的佛门大德都要去一趟长安。”
“这是为何”
“说是要念经还是甚地,那些个浮屠语焉不详,也不说个通透。”
抖着报纸的客人还有些奇怪,“这物事怎地还跟节日有关了孔总理说甚么四夷怀德,皇唐教化,故而设冬月中旬为怀德节,以示国朝仁义。”
“这怀德,大约跟端午、寒食相似”
“兴许吧,也不知作甚立这么个日子。”
“横竖就是吃喝一顿。”
“可有说这怀德节日有甚门道”
“这倒是没说。”
京中报纸虽然提前吹了风,但也没引起什么议论,只是觉得多一个节日吃吃喝喝也挺好的。
至于那块“四夷怀德碑”,京中百姓根本没人知道底细,唯有七部大佬才会知道内情。
“呵,这孔总理当真是马屁拍得震天响,蒙兀人都不如他会拍。”
“你当教育部是假的只手促成国朝第七部,这已是名垂千古。谁吃教化这碗饭,谁都要冲孔总理道一声谢。”
“前几日听邹国公说起过,那程昆仑进献的四夷怀德碑里面塞满了蛮酋头骨,也不知道真假。”
“噢难怪啊”
“甚么难怪”
“难怪前几日京中僧道大德,都去了长安,我还以为是玄奘法师返转中国呢,不曾想是因为这物事。”
“这怀德碑要请僧道作法不成”
“确实要作法。”
言罢,说话之人咬耳小声道,“听说,这四夷怀德碑,是要立在皇陵入口的。”
“甚么”
听者双目圆瞪,“这这岂不是生生世世为天子镇压”
说话之人点点头,嘿嘿一笑“你当缘何设个怀德节不就是免得通晓中国法术的蛮夷闹事么。”
“要说当今果然是马上天子,了得,了得啊。佩服,佩服”
“这几日,尉迟安北也要前往长安,十二卫大将军尽数出场。除了几个弘文阁学士,还有远在江南的赵国公,京中权贵,多有要动身的。”
“这般大的动静,这是要作甚”
“谁知道”
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