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掌声,所有人都站起来了!】(1 / 3)

我真是大明星 尝谕 5644 字 2016-08-30

议论登时四起

“滔天大罪?”

“又是贾政?”

“怎么扯到贾政身上了?”

“这里哪儿写了贾政的罪行了啊?”

“这不是胡说八道么比藏匿罪产还要大的罪行?”

“贾家就这么个好人除了之前那个罪他还能有什么啊?”

在场只要是读过楼梦的人都不安静了接连跟周围的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全被张烨给说迷糊了。

一红学研究者道:“张烨你先别转移话题。”

张烨笑道:“我可没转移我说的是一件事。”

还一件事?你哪只眼睛看到这是一件事了?杨老师瞄他一眼“那好你先给大家解释解释贾宝玉的诗谁都讲不了的情节你能讲?我们洗耳恭听。”

无数双眼睛看向主席台

现场五六千人都在等着张烨给出答案

张烨也很严谨道:“可以但我有话要说在前面我阐述的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如果觉得对可以听如果觉得不对有其他结论和你自己的分析也没关系咱们可以相互讨论那么回到刚刚的问题贾宝玉为什么写了这么一首诗啊?杨老师也说过了我稍稍在补充一点还是这个第七十八回前面写了贾宝玉歌颂将军赋长诗一首下半回呢又表现他哀悼晴雯写了芙蓉诔芙蓉诔里面那些文句又锋芒毕露对封建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性十分明显那这贾宝玉不是人格分裂吗?这个败笔太大了啊到底怎么回事啊?”

是啊

怎么回事?

我们问你呢啊

几个界的人险些被张烨“逗闷子”的讲话方式气死你妹啊你丫倒是说啊别逗咳嗽

他们急赤白脸地要让张烨吃瘪张烨自己却不着急再喝了一口普洱茶润了润嗓子放下保温杯道:“好那我来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儿所有人都说这里是曹雪芹的败笔是楼梦的污点其实大家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大家没有理解曹雪芹的用意更没有看出这段文字里暗藏的玄机要弄清楚这个情节首先咱们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点贾宝玉歌颂的这个将军到底是不是镇压的农民起义军啊?如果是的话这还真没法给贾宝玉辩解了可如果不是呢?”

孟东国一瞪眼“这还有疑问?”

马恒元也记得很清楚“书里面的原文黄巾赤眉写的明明白白”

“怎么会如果不是?如果不了就是白纸黑字的农民起义军”一个外来砸场子的作者道这是个胖子。

张烨看看那胖子“白纸黑字写的可不是农民起义军而是黄巾赤眉这个很重要可不能混淆黄巾赤眉就真的代表了起义军吗?那我们来看一看吧我们都了解历史清朝进关以后实行了大屠杀推行了严酷的统治政策大局鼎定以后又休养生息对农民有一些让步政策所以在这段朝代时期是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的没有可以用黄巾赤眉来比喻的、强大到攻陷城池的农民起义军所以从历史上看就可以知道大家对于黄巾赤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严玉一愣。

杨老师也眉头拧成了川字。

“七十八回这里的黄巾赤眉并不是真的说农民起义军的而只是一种对来犯者的代称罢了”张烨给出了解释

有个妇女道:“你这解释太牵强了吧?”

一红学研究青年道:“而且贾政就是随口说了一个故事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张烨笑了“这位朋友我不知道你对楼梦有多深的研究但在我看来红楼并不是一部言情小说他还有政治他还有人文情怀等等等等你觉得曹雪芹会无缘无故地让贾政无缘无故地提出一个无缘无故的完全虚构的将军来让晚辈们无缘无故地写诗歌颂她吗?”

那青年噎住不吭声了。

确实楼梦的文字是非常考究的不然也不会这么难研究了

“曹雪芹的每一个用笔都是有他用意的比如书里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比如书里的故事都是有隐喻的这个情节也一样我们再来看一点。”张烨眼神落向第一排的那些界的人道:“书里说在青州地区有一个恒王请注意在清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定都京城以后皇帝的儿子是不兴分封到外地为王的。”见大家再怔张烨道:“皇子分封到贵族头衔包括封为王以后王爷府都要建在京城都在皇帝的眼前所以在清朝有王爷但却绝对不可能有一个青州恒王所以贾政给出的这个人物和故事不是在清朝时期”

几个历史系的老师点点头。

曾教授这个又搞中文研究又搞历史研究的教授也深深一嗯。

张烨故意沉吟了片刻等着大家消化这段知识随即道:“那么是什么时候存在皇帝把儿子分封到外地去当王的现象呢?”再一停顿他给出了答案:“恰恰在明朝就是那样的”

“啊?”

“明朝?”

“为什么要说明朝?”

“其他朝代也有这种情况吧?而且很普遍啊”

北大的学生们有几个人说话了虽然没拿话筒说但是说话声音也不小都坐在中前排。

主席台上的张烨听到了道:“有人纳闷为什么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