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旧日光阴(63)三合一(5 / 6)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10406 字 2018-09-25

是邋遢,坏了也不管,塞袜子里凑活,结果完蛋了。被当成现行给逮住了。

另一个呢,往鞋子里塞,棉花是带籽的,它胳脚。你要是临下班的时候塞也行啊,好歹出去了再掏出来也没人发现。可她也是,才半晌工夫就塞上了。然后脚磨的走路不自然。这就被挡住了:“你的脚怎么了?要不要休息。”问这话的小组长纯碎是好意,结果她自己吓坏了,哼哼唧唧的,人家叫她脱鞋,她不敢,这就个露馅了。

偷盗啊,偷的还是集体财产。

这性质就相当恶劣了。

平时这种事有没有,简直多死了。可这领导来了,人家做给领导看的,肯定管的严了。也是她们不长眼色,不知道收敛。如今怎么办啊?

也不敢说跟林雨桐说求情的话,丢人都丢死了。

能轻轻放过去吗?不能!

农场就是做个自己看的,那自己轻轻放过了,以后大家都知道偷一点没事,其后果就是一小点变成一大点,然后成了一种风气。

所以,林雨桐只能说:“我得跟厂里汇报,必须严肃处理。”

严肃处理的结果就是:双双被开除了。

朝阳收拾他捡回来的碎絮,就问他爸说:“她们偷回去,又没办法扎棉花,也没法用啊。”偷那干啥?

四爷就从碎絮里找出带籽的,手工剥。把棉籽从里面剥出来。

朝阳看的一脸纠结:“是不容易啊!”

是不容易。

今年农机厂这边还出了一些小农具,特别受欢迎。

首先就是玉米的手动脱粒机。如今这玉米,可都是用手给脱粒的,起子给玉米棒子开几道,然后拿玉米芯子去把玉米粒往下搓,费时费力费工夫。有大型的脱粒机,可是除了大农场要之外,其他的都不用。那玩意太费电。而且大家的观念就是能省就省,公社大队哪里有钱买那大家伙。但是手动的则不同,便宜啊!象征性的买上三五台,也算是实现半机械化了。

另外还有花生脱壳和秸秆粉碎机,脱壳机要的比较多,但是粉碎机几乎是没什么市场。

如今这秸秆,可是宝贝。烧柴得要,给牲口当饲料也得要。想要说直接叫粉碎还耕,技术能达到,产品也能出来,但就是一样,不合时宜,这玩意在这个年代是没有市场的。

入了冬了,上面下通知了。叫厂里选代表,去da庆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工业学da庆嘛。

端阳不是在公社工作嘛,这孩子被选出来,去da寨。

今年的口号就是工业学da庆,农业学da寨。

公社的主要工作就是指导农业生产,所以,公社干部得去。

四爷肯定不会是去,林雨桐也去不了,选出来的都是职工代表。

两口子顾不上忙那个,先顾着端阳再说。林雨桐帮着收拾东西,四爷叮嘱端阳出门在外要注意的事,才把孩子给送走了。能出去走走了,可把朝阳给羡慕坏了,“我以后读大学,一定要去b京,放假的时候,我想出去走走,到处看看……”

四爷摸了摸儿子的头,“你的大学啊……”心里叹了叹,到底是说了一声:“好!”等十多年之后,如果你还是这样的想法,那就去吧。

这边各种学习da庆的文件还没学完呢,结果又有的忙了。

上面下了硬指标,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所以要备荒备战。厂子或是开设分厂,或是迁移,往更西部的山区去。

这叫‘下三线’。

特殊钢材这么重要的东西,自然是备战所需要的。所以,这个三线建厂,马上就提上了工作日程。

给这个分厂,提出的要求就是:靠山、分散、隐蔽。

靠山这一条,山必须是有铁矿资源的山,这隐蔽,也好说。对外的叫个采石场都成。可这分散该怎么分散呢?

当然了,这是四爷要头疼的事情。

林雨桐有自己的事情忙,这下三线的人员,得从厂里抽调的。

从相对繁华的地方,去更偏远,交通更不便的山沟沟,谁乐意去?

首先得说奉献。

国家需要,人民需要,要不怕苦不怕难,勇于克服困难,动员大家去。

然后才能谈其他的条件。比如说,下三线工资高,补贴也高。能高出三分之一到一半去。还有就是政治上加分,下三线三两年再调回来,肯定得升。

各种的条件往那里一摆,愿意下三线的人就比较多了。

还多是那种单职工的人。比如双职工才能分的大房子,这单职工是硬杠子,分不上就是分不上,但要是下去三年,再回来肯定给的。尤其是两口子中有一个务农的,家里的负担大些的,就愿意去三线,多出来的工资补贴,能叫家里过的宽裕不少。

这一类都是属于比较现实的那一类人。

但更多的,则是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刚进厂的小青年。一听厂里号召,是为了国家备战的。遗憾没有能够为国家扛枪流血牺牲的他们,跟谁都不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