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3、旧日光阴(55)三合一(4 / 6)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11103 字 2018-09-17

孩子答应了,四爷也挺高兴。

最近这几年,一直有一句话,叫做:一流的人才考理工,二流的人才考医农,三流的人才考文科。

哪怕如今以农业为重点了,可家长们没有孩子们身上的这一股热情。太知道从就业和个人的前途方面考虑,应该选什么专业才明智。

晚上的时候,四爷就跟桐桐说:“看着说的挺热闹,其实还是理工科更热门。尤其是工科,那是要踏破门槛的。孩子能弃了理工而选农林,我挺意外的。”

在这个家里,只凭着一腔热血就如何如何的,那是不被允许的。

四爷交教给孩子的,最多的就是学会思考。去想想,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管谁说什么,都不要轻易的下判断,深思熟虑之后,再说出你的决定。当你确信你不是被谁谁谁影响了,而是下定决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那行,你来告诉我你的决定就好。

丹阳既然说了,那就是深思熟虑之后,不是随口说的一句假大空的套话。

她要这么做,那就是真那么想的。

甘愿去做二流人才,也要坚持她的想法。

四爷是在高兴这个。

以这孩子的理科成绩,不管是考理科还是工科,其实问题都不大。

这不是还有两三年时间吗?

林雨桐给孩子辅导不了数学吗?四爷给孩子辅导不了理化吗?再加上外语她是从小就学的,汉语功底是那种能读文言文古籍的功底,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大人认为没什么要紧张的,但是孩子没参加过所谓的高考,又有老师估计,往后的招生名额可能不足之前的五分之一。

孩子就怕了。

不是一个孩子怕了,是所有的孩子都紧张了。

然后几乎是没有周末了,都在学校补课。老师都是无偿的,加班给孩子做辅导。就这,晚上回来,差不多还熬到凌晨以后。

林雨桐常不常半夜得过去看看,看看孩子睡了没有。

说了几次了,叫她按时作息,不要这么紧张。但是整个氛围,叫她根本就放松不下来。好像松一口气,别人就会赶上并超过她一样。

行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这个阶段。如今还有奔头,还能为了高考努力一把,也是她的运气。

当妈的能怎么办呢?晚上给下一碗面条或是煮上三两饺子垫垫,也就只能做这么多了。

时间长了,朝阳这小子就问出味儿了。要吃东西,就得熬夜学习了。

为了加餐,那就学吧。

他才小学,学什么学?

不知道是不是装模作样吧,反正就是拿着他姐用过的课本和资料,也开始奋发图强了。

行吧,谁醒着就给谁加一顿餐。家里除了骄阳,都能熬到十二点了。

林雨桐就跟四爷说朝阳的事:“这小子运道不好,就说丹阳吧,要高考,还能赶上六四、六五年。他呢?得到六八年……”

可从六六年起,这中间要间隔十年呢。

四爷心里是早有想法的,就说:“等再大两岁,再看看,不行给他二舅送去,叫当兵去吧。”

要是初中毕业能中考,这小子是能赶上的。可这不是人家不招收初中毕业生吗?

得闲的时候,林雨桐就问孩子了,说你有没有当兵的想法。

一般来说,男孩子是喜欢当兵的,梦想肯定也是当兵。

但这小子却摇头:“其实我觉得我爸画的那些图挺有意思的。”

这话倒是叫四爷一愣:“比起当兵,你更愿意学……”他点了点桌上的图纸,“学这些?”

“大哥能学,我为什么不能学?”朝阳不解。

端阳就说:“其实这小子挺有天赋的。看各个面的剖图,他都能看明白。”他最开始接触还挺费劲的。

四爷就有些沉默,好半晌才说:“那你跟着你哥先慢慢学吧。”

心里却算着这孩子的年纪。要真是先参加工作也不是不行……六六年之前考自家单位的技校,只要考上了,谁也无话可说。刚好能避开上山下乡……等到七七年的时候,也才二十三四岁,大了一点吧,但也不算是太过分的年纪。读大学是来得及的。

只有骄阳,五六年生人,到了六六年,才十岁。上学别太着急,就算是十八岁中学毕业吧,那也才七四年,距离七七年两年多点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要怎么安排孩子……好像现在想这个还太早。

丹阳今儿起的稍微有些晚了。头上的辫子是晚上就梳理好的,为的是早上起来梳头发的时候头发整齐好打理,不浪费时间。今儿一摸头发,觉得不乱,刷牙洗脸,拿着个馒头就要走。

端阳推了自行车:“你慢点,我骑车送你去。”

朝阳急的在后面赶:“叫我坐前头。”

“自己跑着!”端阳扔下一句,载着丹阳就走了。

丹阳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吃馒头,这种馒头跟别人家做的还不一样。是外面包着一层有点咸味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