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小李再回到这里,看到这些会是什么心情?
家仆散去了没人维持宅院?林麻子还在是不是?还有她自己和龙小云。没办法打理好整个庭园,给梅树浇几瓢水可以吧?给冷香小筑抹抹灰可以吧?
不是做不到,只是没有这份心。
再看李寻欢与郭嵩阳决斗前那一段,
再次叹息,诗音啊诗音,龙小云还特意点出了李大叔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此时你凄凉幽怨的笑容,轻颤的嘴唇,是想干什么呢?显示你多么委屈,多么可怜,想留心上人又知道留不住他吗?难道你就一点也没想到李寻欢是要去兵器谱第四名决斗,凶险万分吗?你的凄凉幽怨会让他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决斗呢?
就算不能给他一个鼓励的美丽笑容,至少也可以藏在屋里不去干扰他的心情吧?
我爱你,可是我永远只有等你快死了的时候才会想起为你做点什么。
对这样的爱情,我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说她不是真爱,似乎太残忍,诗音明明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只为拖住上官金虹一刻,好给李寻欢争得一线渺茫的生机,这不是真情是什么呢?
说她爱,为何她对李寻欢的了解又连只见过李寻欢几面的龙小云也不如?龙小云都能想到李寻欢若看到林诗音死了,心里会更乱更难受,败的可能更大,她又为何想不到,她若为李寻欢而死,只会令李寻欢死得更快,或是生不如死?
平时不作为,等别人把幸福奉上,每次只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才病急乱投医地想做点什么,又能有什么用呢?
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从来就不是龙啸云,而是她自己爱的方式。
我心里有一把叫“爱”的尺子,尺子上的刻度衡量一个人的感情是不是真的爱,这把尺子对每个人是一样的,公平的。小李和孙小红达到并超过了这个刻度,而成长前的诗音,很遗憾,没达到。
其实,我并不愿意苛责诗音。说诗音的缺点令我感到有点悲哀。毕竟,她是小李如此深刻地爱过的人,从她分银子给仆人的举动看来,她的本质也是美好的,善良的。
我更愿意把诗音想象成一个因为被呵护得太好没有及时长大的孩子,她在爱情中的种种不足,自怜,哀怨,并非她天性自私不懂爱,而是她的情商还没发育好。然后,在她还没明白的时候,她就懵懵懂懂地失去了最依赖的人。这份痛苦和疑问让她彻底懵了,
使她在今后的十年中都没法长大,她被囚禁在往事的牢笼中,忘了作为妻子,她本应尊重关爱她的丈夫,作为母亲,她本应管教引导她的儿子,对丈夫的痛苦视而不见,对儿子的长歪听而不闻。
可以理解,然而,你不能说,她因此就纯洁无辜。
这世上,没有谁天生就欠了谁。即使是父母对孩子,在尽心爱护养育的同时,我们也期望孩子尊敬孝顺父母,礼貌勤奋好学,我们不期待他们像成年人,但是我们期待他们做好孩子。
当诗音的年龄已经不再是个孩子的时候,作为局外人,我们对她的期待是她是个正常的,能负起责任的成年人。如果,你认为小李应当不惜一切代价用视为亲人的救命恩人的性命为她的爱情买单,那么,她也得表现出她对李寻欢确实有配得上这样的牺牲的爱情。
很遗憾,她的爱,只有到了最后远走,放开李寻欢也放开自己的时候,才真正成熟起来。在那之前,似乎她唯一的底线就是不能让李寻欢死,除此以外,对李寻欢既不心疼怜惜,更想不起要为他做什么。对比李寻欢对她的心情,是多么讽刺。
从来就没存在过的东西,又谈何被辜负。
不是我先爱上李寻欢,因而产生了婆婆心态,看林诗音对李寻欢不好就看她百般不顺眼,而是,他们两个作为小说人物同样站在我面前,我看到了一个人身上闪烁的人性的光辉,也看到另一个人身上暴露出来的种种人性的狭隘和自私。人性的光辉令我赞叹,同情,神往,膜拜,而人性的弱点令我思考,反省,厌恶和警惕。
同样是俊美潇洒,仁慈多情的男主,为什么我爱上李寻欢,而没有爱上楚留香;同样是爱得凄凉的女子,为什么我钟爱程灵素,却不同情林诗音,他(她)们在我心中的是一样的,都从陌生人开始,我不会偏向哪个,特别怜惜或厌恶哪个,是赢得我作为读者的心还是失去纯粹看他们的所作所为。
原著的诗音,古龙赋予乐她的几个很显著的特点。
美,清丽高贵,作为少女不理世事的时候,这份美是纯真的,惹人怜爱的。
一旦嫁人了,爱情失落了,就变成了美加幽怨,总在散发着楚楚可怜的我在忍受的受害者气息,很容易激起男人的保护欲。当不能保护她的时候,就产生愧疚感。
善良,但是狭隘,没有坏心,却也没有担当。不忍踩死蚂蚁,却对儿子手下的受害者家属没有交待。卖首饰分银子给仆人,却没想起承担起主母职责。龙啸云带走了家中钱财,又没带走产业和管产业的人。但凡她肯承担一点,即使不能管得尽善尽